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双碳政策下 智能传感器行业发展将有利于钢铁行业向数字化转型-九游会登录j9入口

       据悉,为了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国家战略目标,需要中国钢铁行业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加强交流合作,提升减排环保方面的先进理念、技术,既是行业转型提升的历史机遇。智能传感器与通信技术的进展,能帮助钢铁企业实时监测生产设备数据,让生产流程由黑箱向透明化转变;供应链体系数字化有助于库存管理,数据科学的加入更有助于钢铁企业高效制定采销策略;作为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代表性行业,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帮助下,钢铁企业能更好的从粗放生产迈向优质低碳,实现由粗放型向清洁型的转变。当前新基建等新兴产业拉动钢材市场需求,钢铁行业正在稳步增长。后疫情时代经济快速复苏带动钢铁需求,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较大。在 5g、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飞速发展的当下,正是钢铁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

       传感器作为智能装备感知外部环境信息的自主输入装置,对智能装备的应用起着技术牵引和场景升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的高速发展,传感器在新兴的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移动终端等。自2011年以来,国家在传感器制造行业方面密集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带动传感器制造行业发展具有巨大拉动作用。

智能传感器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11

工信部

《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1)2023年,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达到21000亿元;(2) 突破-批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行业总体创新投入进一步提升,射须滤波器、高速连接器、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光通信器件等重点产品专利布局更加完善;(3) 重点发展小型化、低功耗、集成化、高灵教度的教感元件,温度、气体、位移、速度、光电、生化等类别的高端传感器,新型mens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被型化、智能化的电声器件;(4) 把握传统汽车问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新能源汽车和留能网联汽车转型的市场机遇,重点推动车规级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应用。

20208

国务院

《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里发展的若干政策》

1)在现有的五免五减半政策基础上,首次推出十年免征所得税政策,支持28rm ()及以下先进工艺生产企业发展;2)把“两免三减半”政策适用范围从过去的芯片设计扩大到封装、设备、材料全产业链,同时对重点设计及软件企业税收优惠加大;3)与生产相关的原材料等产品进口关税免除政策维续施行,明确设备免税条件。此外,人才政策方面,第一次明确把集成电路列入“一级学科,并对产教融合企业提出明确税收优惠。

20202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委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明确提出推进车载高精度传感器、车规级芯片、智能操作系统、车载智能终端、智能计算平台等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建设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

2019

国家发改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明确提出发展智能汽车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及技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201912

工信部

2019年工业强基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公示》

传感器“一条龙”应用计划瞄准机械、文物保护、流程工业、汽车、智能终端、环保等领域应用,立足光敏、磁敏、气锁、力敏等主要传感器制造工艺,兼顾iems等技术,锁定压力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磁阻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通用位置传感器、声传感器、颗粒物传感器等,以产业链上下游供需能力为基础,应用为导向,针对关键环节重点基础产品、工艺,推动相关重点项目建设和技术突破:形成上下游产业对接的一条龙”应用示范链条:按照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原则,推进产学研用世界化协同创新。深化产业链协作。

201712

工信部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该计划书将智能传感器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要突破的“核心基础”之一,支持微型化及可靠性设计、情密制造、集成开发工具、嵌入式算法等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基于新需求、新材料、新工艺、新原理设计的智能传感器研发及应用。

201711

工信部

《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2017-2019)

2019年,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取得明显突破,产业生态较为完善,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竞争优势明显的国际先进企业,技术水平稳步提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供给能力有效提高。推进智能传感器向中高端升级:面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健康医疗等重点行业领域;建设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显示。2013 年起,智能传感器行业扶持政策陆续出台,重点为使传感器及智能仪器仪表实现微型化、数字化、模块化、网络化;伴随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兴起,智能传感器得到了广泛地关注。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达137亿元,2020年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达148亿元,同比增长8.03%。

2016-2020年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传感器类型不同,具体包括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光传感器、位置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等。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

2020年我国传感器产品类型市场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应用领域看,目前我国智能传感器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制造、网络通信、消费电子和医疗领域,占比分别为24.2%、21.1%、21%、14.7%和7.2%。汽车电子对智能传感器的应用占比最大,汽车对智能传感器的需求类型还在持续拓展,如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用冷媒泄漏监测的气体传感器,随着新能源车产销量逐年扩大,可能迎来发展机遇。

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需求市场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我国国内厂商智能传感器总产值占比从2016年的13%快速提升到2020年的31%,显著高于行业增速,未来随着国内厂商技术持续迭代、产品线进一步丰富、市场认知度持续提升,智能传感器市场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2016-2020年我国智能传感器国产化率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tjl)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九游会官方网站登录的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九游会官方网站登录的版权问题,烦请提供九游会官方网站登录的版权疑问、身份证明、九游会官方网站登录的版权证明、九游会官方网站登录的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国际标准《系留无人机系统通用要求》(iso 24356:2022)。这是继2020年2月我国主导的首项无人机领域国际标准iso 21895:2020《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分类及分级》发布后,我国再次牵头制定并发布的无人机领域iso国际标准。

2022年09月09日

从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36.6万台,同比增长67.9%。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921.4万台,同比增长48.9%。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维护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实施“机器人 ”应用行动,支撑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2022年08月10日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atm机共有93.67万台,较上季度末减少1.11万台,全国每万人对应的数量环比下降1.17%至6.63台。

2022年08月05日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

2022年06月14日

游乐设备是指可以提供游乐玩耍的设备,游乐设备针对少年儿童淘气的特点,而精心设计的新项目。它那新颖的构思、别致的整体造型和科学技术含量集跳,爬,钻,滑,荡,滚,摇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游乐设施。游乐设备可以分类成:大型游乐设备、中小型游乐设备、充气玩具、小型幼教等。

2022年06月09日

粉碎,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单元,而当前食品加工产业链中的粉碎技术缺乏高效率、高性能的手段。如今,国内企业经过多年深耕,在粉碎设备上协同创新,研发出的高压射流磨系统等可生产出无豆渣豆浆、谷物饮料、果蔬汁饮料、液态调味品等多个产品。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近日组织专家,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对北京

2022年05月21日

中国铁塔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业务主管王鼎乾介绍机房右侧两个黑色的“大家伙”为梯次利用动力电池,这座基站建于2016年8月,去年5月,电池换成了梯次利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两组电池共150安时,可满足4小时备电需求,使用寿命一般可达800—1500次循环,对环境的污染少,比铅酸电池强太多了。”王鼎乾说。

2022年05月21日

从水利部获悉,近日,随着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吴淞江整治工程(江苏段)开工建设,今年以来重大水利工程已经开工10项。1月至4月,全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完成水利建设投资实现大幅增长,各地已完成近20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5%。

2022年05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网站地图